2018年新年保供市场状况怎么样?新年消费将呈现什么新趋势?有关部门将采取什么手段满足百姓的假日消费需要?商务部、文化部、旅游局等部门负责人6日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进行了回话。
生活必需品提供货足价稳
保障节日市场提供和平稳运行是商务部门的要紧职责。商务部副部长王炳南表示,为竭尽全力做好新年期间市场提供工作,商务部采取了几大手段。
加大产品进货渠道组织。譬如,北京启动蔬菜保供联合行动,组织7家重点农商品批发市场、20家大型连锁超市、17家蔬菜直营直供企业加大与生产基地直接对接。
发挥公益性市场有哪些用途。现在,全国已经设立253家公益性农商品批发市场和5291家公益性零售市场,既能发挥保提供、稳价格的公益性功能,也能减少本钱,更多让利百姓。
做好储备产品投放。现在,全国已经打造粮、油、肉、糖等29种生活必需品的储备规范。前不久商务部会同有关部门组织投放一批中央储备猪肉,储备蔬菜达4.8万吨、猪肉达1.3万吨、牛羊肉达0.4万吨。
下一步,商务部将加大市场监测和预测预警,指导流通企业进一步做好进货渠道组织,确保新年期间市场提供货足价稳。
品质、服务消费升级
王炳南表示,今年新年消费最大的特征是消费升级,这种升级将集中体目前消费内容、消费理念和消费模式上。
——选择更重品质,消费从温饱型转向品种、品质、品牌消费。譬如有机食品、绿色蔬菜等健康食品更多地出目前百姓餐桌上;个性定制化服饰、进口服饰鞋帽等也在迅速进入普通百姓家庭。
——内容更趋多样,从买产品到买服务。以往春节主如果产品消费,大多数跟吃穿有关。目前,服务类消费比重愈加大,餐饮、旅游、教育、健身、娱乐、文化等成为主角。
据介绍,今年年夜饭订购基本上在90%以上,很多外卖平台都推出成品、半成品年夜饭配送服务。
——方法愈加便利。过去回家春节,大家都拎着大包小包,目前不少人都在网购,年货比人总是更早到家。海外优质产品也能通过跨境电子商务飞速到达中国买家手中。
提高百姓新年消费获得感
伴随消费升级加速,百姓对于新年消费需要也愈加多样。为丰富百姓假日生活,商务部将增加品质产品,提供品质服务。王炳南表示,商务部将引导流通企业积极增加绿色、健康、智能、时髦等产品供给,针对往年新年期间就餐难、保姆荒等问题,积极想方法、找对策。并加强对重点产品和范围侵权假冒行为的打击力度,净化市场环境。
文化部将推出新年“文化大餐”。文化部副部长杨志今说,新年期间,文化部将组织42支文静小分队赴河北西柏坡、雄安,内蒙古赤峰等地拓展新春慰问活动。各地将举办丰富多彩的文静演出和群众文化活动。
旅游局将努力提高游客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国家旅游局副局长王晓峰说,旅游局采取了多项手段加强市场监管力度,譬如安排24小时假日值班,畅通投诉途径;加大景区客流监控,做好应对预案;严厉打击黑导非法执业和强迫消费等各种紧急侵害游客合法权益的违法违规行为,确保游客在新年期间能享遭到优质的旅游体验。